不得不说在淘宝、天猫这种有大量第三方商家入驻的平台搜索商品的体验非常差。

一大问题就是商品图片相互抄袭多,一个关键词搜出来的结果,满屏幕都是雷同的图片。
不但毫无区分商品的作用,还变相鼓励商家互相抄袭——反正用户也不在乎/没法在乎商品图片的差异,为何不偷别人的图片呢?

如果搜索结果可以适当合并,商品图片雷同的放到二级目录,会不会有所改善呢?

第二个问题是商品如果有多个套餐,在搜索结果中只能看到其套餐的最高、最低价格范围。
结果就是,套餐并不便宜的商品,可以增加一个便宜的鸡肋选项,导致看上去价格低于套餐相对便宜的商品,于是在按价格排序的搜索结果中排名前列。
而且套餐捆绑的附属商品不一样,价格千差万别,直接用套餐价格排序,对用户来说参考价值就很低了。

举个例子:
店家甲的套餐如下:

  • 套餐一15000元:相机+三脚架+存储卡
  • 套餐二17000元:相机+三脚架+存储卡+某镜头

店家乙的套餐如下:

  • 套餐一15000元:相机+存储卡+读卡器+副厂电池+闪光灯
  • 套餐二16000元:相机+存储卡+读卡器+原厂电池+原厂充电器+相机包+闪光灯+引闪线++UV镜

这时一个已经有闪光灯,不需要多配电池、相机包,但是可能需要三脚架和替换镜头的消费者,无法直接在搜索结果中了解到店家甲的套餐可能更合适,而店家乙的套餐根本不用看。
他只能一个个的点进去看价格可能更便宜但不合适的套餐商品,然后一次次的退出来继续寻找。

这就涉及到电商平台套餐内商品资源登记管理和组合的基础架构问题,搜索操作的后台性能消耗也可能剧增。
要是发生变更,第三方商家也要改变编辑商品信息的操作方式。

第三个问题是商品描述信息仍然不准确、缺少分类。

一大原因是第三方商家滥用关键字。
且不说韩式、北欧、极简、英伦等关键字泛滥,有时候连基本的款式、颜色、配置都可以瞎说。\

其次则是商品信息仍然无法详细、准确地录入和筛选,这方面要耗费极大的人工,还难以保证精确。
虽然许多电商平台提供了一些属性信息做筛选,但还远远不够用。
比如说,买键盘要筛选键帽类型、带不带酷炫灯光,买相机要筛有没有匹配卡口的指定焦段的配套镜头,买折叠自行车要筛选前后轮刹车类型,买电脑要筛选是否可自己扩展内存,等等等等……
甚至如果达到理想状态的话,其他买家针对某个属性的评价也应该要直接列入筛选选项中。

而现在的搜索和筛选结果实在距离这个要求太远。
结果就是,如果有得选择,我还是更加相信专业的评测(比如 Wirecutter)、身边熟人的推荐,并尽量在靠谱的 B2C 电商平台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