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继续看《经济观察报》,07版一文《从计划经济到计划科技》正是讨论“大科学”项目的一篇文章。对“大科学”项目的态度,前面已经说过了,我是十分反对的,即便是朱清时教授举出的“两弹一星”也非常可疑,因为原子弹、卫星这些东西最初的设想并非计划出来的,仅仅是实现这些东西才使用了计划的手段而已,这与“科学”根本是两码事。

文中说,“资源配置可以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完成。在理想状态下,这种模式能够兼顾效率和公平,只是在操作层面遇到的障碍颇多”。
其实除了操作层面的障碍,计划体制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提这个,人们就会以为只要加强计划的可操作性就万事大吉了。这个缺陷归根结底就是信息不完备导致计划破产--而这种不完备性很大程度上又是计划体制自己产生的,并且无法避免。米瑟斯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论述把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弊端说的比较清楚了。计划体制就是这样的情况,要预测资源配置是否能够达到效益最大化,以便进行合理化生产,往往缺乏一个可靠的标准尺度,这个标准尺度来自于私有制下市场交换生成的价格。
计划体制中的领导者对规律的认识程度,相对于一个足够复杂的系统来说,必然是远远不够的,其判断资源最合理配置方案的标准仅在运气足够好的情况下才与正解吻合。实际上,唯有靠每个个体在无数不同方向上的反复试错,在竞争、交换、合作的博弈中集各方向之合力才能够探索出那原本看不见的道路。

由于科学研究工作和科研成果应用前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计划体制的缺陷更为明显,再加上目前国内科学界普遍的浮躁心态、投入的大笔研究资金的监督问题、科研立项和资金分配中的种种暗箱操作,国家投入25个亿的资金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实在让人深深怀疑。在这种情况下,朱清时教授等人过于乐观地为“大科学”项目叫好,希望实现预测“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重大科学”,“举全国之力,在一些科学领域让中国尽早进入国际竞争领域”的目标,被看作另一种“大跃进”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