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极无聊翻看《作家文摘》,1月11日13版有一篇文章,《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倒影》,其中苏寿桐谈到文革前后编写历史教科书时对孔子的态度有天壤之别,感叹道,“搞历史可悲就在这儿,跟着形势跑”。短短一句话,显得无奈又凄凉。可我一点也不同情他。把自己迫于形势而在编写历史教科书时“跟着形势跑”跟所有“搞历史的”的行为混为一谈,难道不是一种不愿意正视自己的责任的态度么?面对历史敢说真话而可以不顾性命的人并不是没有,凭什么把他们都看作和自己是一个层面的人?虽然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所有的历史学家、历史教科书编写者能敢于为了说真话而不畏强权暴力,可像苏先生这样把那些勇敢者也一并哀叹掉了,是不是不够厚道呢?
顺便说一句,翻开《作家文摘》,整版整版的都是 XXX 回忆和 XXX 的 XXX
有一段小小的交情,或者经由 XXX 从 XXX 那里听到的关于 XXX
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又或者闻所未闻的 XXX 说他 NB
了…真不知看收集这种文章的报纸的都是谁?假如如我根据报名所猜测的是给中国作家们看的,那我可算是找到了国内文学积弱不振作品水准和格调低下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