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认为学习历史的作用是从中找到历史的规律,用于指导决策。
比如常见的说法有:
前车之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黑格尔那句“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也被认为有翻译问题,原文“daß die Geschichte die Eigenheit hat,repetiert zu werden,so lange,bis die Lektion begriffen wird.”应该翻译为“历史总是在人们认识到它的本来面目之前不断的重复运动着。”)
这背后的思维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即,只要全面充分深入地了解了历史,就必然能够发现那个唯一正确的真理。
而如果总结的经验有错误,要么是收集的历史信息不全(史料问题),要么是研究方法不对或洞察能力不足(史识问题),要么是被别有用心地歪曲了或者明知正道而偏要走邪路(史德问题)。
总之,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真理这一点绝对不成问题。(也因为如此,许多人还认为,自己从“历史”的信息中“推导”出的“真理”才是最正确的那一个,那其他人可不就是“非蠢即坏”了么。)
就像是人们揶揄的“九年义务教育史观”,充斥了线性的时间、简单机械的因果、黑白分明的两极和先预设终极解释再挑拣诠释历史文献的宗教神学式研究法。
而在我看来,学习历史固然可以不断了解更多关于过去的信息,帮助我们不断优化认识世界的模型,但永远要慎言掌握了绝对的真理,谨防历史成为为宗教信仰服务的工具。
新世代的历史学者们不再那么狂妄地想要提出一个终极的解释模型,而是用更多元的视角和更先进的手段,更深入地挖掘出历史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而且越是深入研究,越是能够体会其中的复杂。
因此,历史并不总是能够让我们得到可靠的规律,它的作用更体现在让人超越当下的时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世界更是复杂的,从而更加谦虚谨慎而非狂妄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