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对台斗戏、打破传统、变革京剧,王学圻扮演的十三燕和余少群扮演的少年梅兰芳都非常精彩,主要人物间的对话和冲突舍得暗暗发力,看起来也韵味十足。
倒是孙红雷的邱如白看戏的时候喉头滚动吞口水有点邪恶,后来自称和梅兰芳“是干净的”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第二段的事业顶峰、与孟小冬的纠葛一段,剧本就开始混乱,导演的掌控就将开始力不从心了。
为什么要去美国,为什么一定是这个时候去,去了之后有多成功(全场起立鼓掌泪流满满面15分钟是个很一般的指标,而且感觉就孙红雷和英达两个人“疯了”,怎么看都像是《大腕》上了身),成功了之后有什么影响,交代得不清不楚,不可能“世界第一人”用报纸上的剧评人的几个字就打发了吧?
与孟小冬如何走到一起,又如何分开,交代是交代了,还不惜编出了一个与事实版本不符的刺杀故事,但交代得凌乱、匆忙,酝酿的功夫没有做足,可以加力的地方基本都是一笔带过,不知道导演剪辑版会不会多补充一点;
第三段则是更往下坡路走,蓄须罢演的前因后果主要是邱如白在串联,而人物心理的矛盾冲突则成了安藤政信饰演的田中隆一主导,除了邱如白离开、表达自己其实很想唱戏以及呼应影片开头的提升伶人地位的当众发言外,主角的戏份完全被掩盖了。
剧本的问题很大。从剧中人物口中所说的来看,想把梅兰芳还原成为凡人,但实际上又是把他塑造成神,不论是艺术上、人格上、生活上还是政治上,都是一个完美而形象单薄的角色,而这,不正与影片第一段邱如白想变革京剧艺术中旦角的表演形式的出发点相悖而行么?在这一点上,编、导、演都上了失败的一课。
要表现梅兰芳的孤独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在手法上,他的孤独,更多的是用直接的语言表现,镜头语言次之,而演员神情动作最少(他的艺术地位也要用日本人的口直接说出来)。
而且梅的一生风流,众人瞩目,粉丝无数,要刻画他的内心孤独,善用对比的手法就行,第一段的唱对台戏就做得不错,可是后面就太少太少了,一味的用直接的手法表现“孤独”,没有对比,没有起伏,演员也就少了借力点,黎明再“出神入化”也不能让石佛活过来。
另一个贯穿全剧的线索是容易冲破的“纸枷锁”,可看完之后,却感觉陈凯歌自己就带着一副纸枷锁,要讨好市场,要赚回喝彩,要拾回信心证明自己,要顾及梅家后人的意见,要为大师讳,还要避免走政治的禁区。
最后说说几个主要的演员:
黎明虽然有阴柔气质,但气场不够强,肢体语言和神情差得不少,就算梅葆玖觉得他更像真实的梅兰芳,在超越真实的艺术上也算不得成功;
章子怡骨架粗壮,旗袍装双肩耸立,唱戏时动作生硬,靠斗嘴、决绝展现刚烈一面的时候的时候倒还过得去,气势是够了,但像玉娇龙;
孙红雷演一个不同以往类型的角色,让人印象深刻,有所突破,但又嫌用力过猛;
英达披上皮草蓄起小胡子很像王晶,而且总觉得他还在演情景喜剧;
陈红的福芝芳咄咄逼人的时候太多,本身的表演算是及格;
最后再赞赏一下王学圻和余少群,他们撑起的第一段保证了这部影片值回票价,如果时间紧张,建议看完第一段就可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