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热销,有人说它低俗,有人说它无聊,有人说它精采绝伦,有人说它依靠炒作,有人说它唯利是图,有人说它黑幕重重,也有人说它“实践并且示范了民主”,“体现了宪政精神”…
说低俗的,自己也未见得有多高雅,无非是不好意思把向钱看说得太明白了;
说无聊的,精采绝伦的,那属于各人的爱好问题;
说它疯狂炒作、唯利是图的,那是很明白这个节目的本质;
说它黑幕重重,则是属于被中国足球培养出来的不平衡与多疑心理的典型表现;
而所谓“民主”与“宪政”呢?恐怕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一个事物,许多不同的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也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有拔得太高的看法,就未必是好事了。
在 Anti
《超级女声:数千万人对数千万人的民意决选》的回复中我就曾经说,“超级女声”既没有法律保障,也没有信得过的监督机构,言下之意,离民主现实的基础都有一定的距离:
晋级的规则一改再改,皆由同时是主办方和受益方的电视台决定,有意见请换台,没意见?那啰嗦什么,抓紧时间投票吧;短信验票、现场投票交给早就丧失公信力在群众眼里只是走过场的公证处公正,“本次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刘亮都能倒背如流了;质疑暗箱操作?电视台方面弄个评委或者主持人神秘兮兮地出来澄清一下就对付过去了,还能够达到炒作的目的呢,何乐而不为?反正谁都知道这只是个娱乐活动,没有人会认真到借助于法律来维护利益的--何况你又能够求助于什么法律呢?你又有多少利益要维护,多少成本要付出呢?
什么?“大部分人都承认并且接受这样的投票机制”?大部分全国人民还相信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人民民主专政独步天下,体现了社会主义优点呢。人家“平静承认了这个结果”,不过是因为有的人觉得此事无关紧要,不值得小题大做,而“迅速更换一个自己相对最喜欢的胜者”,根源也在于娱乐第一,有的玩就行。
有人说湖南卫视玩阴谋,耍手段淘汰短信支持率不够的选手,但几个评委有多少斤两是不难看出来的,远远谈不上根据水准打分,只不过淘汰赛阶段比海选有更多人关心,所以海选体现了民主和平等云云就顺理成章了--如果我没记错,实际上海选阶段打抱不平的人就有不少吧?可与后来的疯狂相比,就化作一阵风了。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娱乐第一,观众实际上才不会把程序的公平公正摆在第一位,照样疯狂掏钱投票,那些不够重要的污点,自然会很快地遗忘地。
而且湖南卫视本来就是要追逐利益最大化,有人一边骂卫视见钱眼开暗箱操作,一边说这是民主的体现,还美其名曰“自由民主下普通民众的批评”,真是奇哉怪也。
另一方面,有电视可看,却既没有手机也没有小灵通的观众算什么呢?一条短信的价格虽然不高,但是不投满15条,你的选择的权值可就大大地不如那二话不说15条一口气出手的忠实粉丝,如果不幸你还要购机买卡入网又自认为人正派不能够学人家做剪径强人抢手机投票,这要“选一个喜欢的女娃子”,不那么人微言轻地表达一下自己的选择,门槛还不是一般地高啊…
当然了,那些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一台电视连小灵通都没有的人对商家来说是没什么利用价值的,这年头,高端加死忠用户才是块宝,谁叫你还没有死忠到挤出工资买投票权呢?
当然了,站在市场的角度,这样的观众不受重视十分正常,可是如果要扯上民主,那这样的投票制度就显然并不符合民主原则--如果投票的成本对某些选民来说太高,如果权利理应平等的选民每个人选票的权值并不相等,如果用民主的原则来要求,那么这样的制度就要改变。
当然了!在大多数人眼里,我所说的这种人是少而又少的,他们投不投票,在大体上不影响整个制度的“民主”色彩。可是,当一次掏数十万买电话卡投票的神秘男子
A
出现的时候,当某公司发动员工集体投票的时候,那些老老实实只用自己的号码投最多15票的“选民”和前面所说的投票权萎缩的“选民”有什么本质不同?观众选民所谓的“选择的权利”,说白了就是换算成钱来计算,说白了就是把“每个人一票,每票的分量不同”变成“每票分量一样,但每人的票数只有荷包能够限制”,你想投入的和能够投入的钱决定了你手中选票的分量有多大,就这样的向金钱倾斜的投票机制也可以摇身变成民主范本,中国人民确实是盼民主盼疯了…看来非要某市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全体市民投票支持
XXX,YY
民主的精英们才会发出怒号?而相对这些精英而言的所谓草根,也只是能让媒体和
SP 赚到钱的人的外号。
所以有人称湖南卫视成功实现了可盈利的民主,乃世界一大创举,照此发展势头,我建议明年可以去
NASDAQ 上市,交易代码就叫做 DEMO 好了。
再来谈谈“宪政”。
在《〈超级女声〉和宪政精神》中,作者认为宪政精神体现在分权制度,而绝口不提“将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作为最高价值”,那么就来看看他所称赞的分权制度究竟是怎样的:
权力三方分别为短信投票的场外观众,3名评委和35人大众评审团,无论评选的方式怎么变化,PK
和直接晋级的决定权在前两个团体,PK
的决定权掌握在35人大众评审团手中是确凿无疑的,也就是说,只要在大众评审团中获得足够的支持,就可保证不被淘汰。这样的制度设计没有让我联想到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倒让我想起了原告、法官和陪审团--场外观众/原告决定谁成为被告,评委/法官施加巨大影响,最终由陪审团决定是否有罪,不过法律的操作推崇理性,判决的理由并非无迹可寻,这又是“超级女声”筛选制度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了。
而且传统的三权分立学说中的三方权力,应该是指政府中的相互制约的三方,而没有把民众的力量牵扯进来,要防止大众民意蜕变为多数人的暴政,那是另外的制度设计问题,因此,声称用短信投票代表民意的场外观众成为三权之一角,显得有些不太协调。
除此之外,被看作三人独裁小组的评委到了最后竟然因为粉丝的痛骂和传说中的威胁而退出,又或者只敢拣好的说,就算忍不住要批评也要左思右想犹豫半天才支支吾吾说出口,“分”我是看到了,这“立”可立得够窝囊啊。
再说回来,三权分立只是宪政精神的体现,而并非它的精髓之所在,没有尊重和保障人与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所谓三权分立只是徒具形式的外壳,假若有人以为和三权分立拉上关系了,就体现了宪政精神,恐怕是他太急切了;而把三权分立作简单理解,则又偏离了事实一步。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黑格尔拾到了康德的外套,大喊“我找到了真理!”,马克思拾到了黑格尔的内裤,也大喊“我找到了真理!”套用连岳玩的游戏,就是:宪政精神是康德,三权分立是黑格尔,超级女声是马克思。
电视台要抓紧时机赚大钱,很好,没什么可以指责的;观众们要娱乐,要给乏味的生活一点彩色的调剂,很好,完全正常。事情停留在商业操作和日常生活的范畴内,这不挺好的么?
可是中国人民大概盼着德先生到来估计是望眼欲穿了,迫不及待了,心理失衡了,恨不得逮着山鸡就说是凤凰了,民主与宪政的帽子看都不看清楚就要给别人戴上去,人家只是想安安份份赚几个夜宵钱而已,虽然难免有几个人心里暗爽到内伤,但小腿吓得直哆嗦也是挺冤枉的。本来嘛,这年头过高的评价跟谋杀没什么太大区别…
平素口径一致的“精英”们内部也分彼此两派,各执一词,一派要戳穿,一派要追捧。
彼精英们不开心,皱眉头,彼精英们不跟着一起乐,装大尾巴狼,装深沉,装清高,瞎操心,念叨着“娱乐至死”,可是谁告诉我,当此精英们大喊“谁和超女过不去,谁就是和人民过不去”、“实践并且示范了民主”、“宪政的希望”的时候,怎么就没人说此精英们瞎开心呢?商人们数着票子,超女们戴着帽子,中年男人们流着哈喇子,小弟弟小妹妹们举着牌子扯着嗓子眼里荡着泪珠子,自娱自乐兼互娱互乐,关你精英啥事啊?!
宣传民主且实践民主,咱们这些郁闷而不幸的小民/伪精英举双手赞成,但以当下的不幸为理由,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追捧并非名符其实的民主,结果要追到的是个皮包民主,我们是该对精英们失望呢,还是对民主失望呢?饮鸩止渴的后果是否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呢?总不会到那个时候一句“善意的忽悠有时候是必要的”就打发了吧?
批评的话说多了,说说好听的。
“超级女声”再不济,对广大观众来说,也比死气沉沉的春节晚会、宁滥毋缺的同一首歌、只剩形式的诸颁奖晚会好得多,可以说是一个久违了的狂欢节,我不知道有没有转移观众们在政治上无可作为的苦闷,至少在满足大众在无聊时段投入热情的需要方面是绝对成功的。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那些上街拉票宣传的粉丝,他们起码有勇气用行动说话,用行动表达,比我这样只知道窝在家里码字的强多了
:)
“超级女声”是加入互动性质元素节目的巨大胜利,“想唱就唱”的口号和“喜欢她就留下她”的宣传语与民主毫无关系,但使得广大观众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影响自己钟爱的歌者的命运,从而出人意料地激发出百倍的能量,因此与其说“超级女声”是民主和宪政的体现,倒不如说是自我回归的先兆,个人认为这才是对它的意义最恰当的评价。
另外,Keso
还担心“下个周末看什么呀”。只要还有商人,就完全不必担心这一点,因为就算是拙劣模仿,商人们也不会放弃跟随最成功者的步伐的。至少在湖南,今后要看这类节目完全不是问题,“超级男声”、湖南影视“明日之星”,湖南经视“明星学院”,湖南娱乐频道“星姐选举”,湖南经视另类的“天使爱美丽”,外省的莱卡“我型我秀”,你准备好眼球和手机了么?…
这也是我对“超级女声”没什么兴趣的原因之一吧…
在最后来谈一个对我来说比较危险的话题,因为介入具体的价值判断:
虽然我不认为“超级女声”是低俗的,但越来越觉得它是恶俗的,它“不够好”或“还不错”也就算了,却要没水准地称赞为“极好的”、“最好的”,特别是看到粉丝们声称“这首歌
唱的比原唱好多了!完全超越了原唱的水准!”我就头大,我承认超女们有的歌唱得超越了原唱,但是在完全没有理解歌曲或功力不够的情况下把某些原作糟蹋了还有一个师以上的人不停叫好,实在是让人无语…
明天开始出差两天,有什么要修改和补充的回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