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刘勇在 Ideas Factory China 中提到让商品性格化的话题:

随后的几天,直到现在都感觉这个变化挺爽的,这车好象换了一个性格。

于是想到:是不是很多电器设备都可以增加一些改变类似功能的性格特征控制器。

这样,至少在电动车里面可以带来这样的变化:

比如你换个慢性格的控制器,这个车就启动也慢,刹车也慢;换个快性格的控制器就启动也快,刹车也快。而如果换个喜欢挑战或有赌博心理的人,就启动和刹车都随机的快和慢
:) 。

这样让商品更个性化。

商品的个性化可以有4个途径:

1、厂家提供个性化方案,用户选择组合。
最平常的例子就是T恤、彩铃、资费套餐和家具。
这类商品个性化的程度有限,受制于生产商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一般认为工业流水线的标准化生产与商品的个性化是有冲突的,多制造一类与众不同的产品,厂家的成本可能就要多上升一些,通常只有用户需求足够大的时候,厂家才会考虑生产个性化的产品,而只有有钱人才入手生产商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商品。
所以如果某类个性化方案不受市场欢迎,那么单个客户想买也买不到。当前正规的彩铃服务大都是提供一些流行的歌曲供用户订购,如果彩铃曲高和寡,人家怎么收回签约成本呢?

2、厂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例如海尔推过个性化家电,cvu
提到汽车生产商提供用户指定颜色、内饰的服务。这样的服务与第1点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对生产商的要求更高,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灵活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受到的限制更多,只能够体现在更少的方面。
奢侈品行业属于这一类,量身订做,手工制作,独此一份,连商标都不打,但足够牛的厂家就是有大钱赚。自制彩铃、网上自服务也属于这一类。

3、用户自己动手更改产品,厂家提供功能和服务支持。
例如
PC、智能手机、企业软件、汽车、军火。这要求生产商在设计产品时就要考虑到它的可扩展能力,并且降低修改操作和替换部件的成本。

4、产品自适应用户。
例如输入法、服装。
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自动调整以符合用户的需求。要么具有容易被更改的某些物理特性,要么通过程序实现自适应。

商品本身用于个性化的特性又包括:
1、商品积木化。
商品划分为多个功能部件,可以由厂家或用户自己进行调整、替换、组装。Lego
积木就是榜样,实用的例子则有 PC DIY、Widget、家具。

2、材料可重塑。
可以由厂家或用户自己调整、塑造外形。如柔软可变形的沙发、保暖内衣、毛衣等等。像机械、电子设备可能就要指望高分子有机材料之类的了,比如我提到过橡皮泥手机自定义键盘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