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科幻世界》上果然登了马伯庸的《寂静之城》,应该是有删节的。尽管如此,这仍是本期我看过的作品中最出彩的一篇,其次则是约翰·阿莱曼的《火星第一人》。后面史蒂芬·巴克斯特的《致命接触》也颇值得期待。
同时2004的银河奖也揭晓了,刘慈欣有硬伤的《镜子》也可以登上头名,获奖名单中除了《冰上海》少有激动人心的作品,不能不说中国科幻的创作水准普遍下降了。
另外,钱莉芳在获奖感言中竟然还说“拿我们并不擅长的硬科幻跟人家比拼,实在有些费力不讨好。…现在的问题是,太多的人挤在硬科幻这华山一条路上。…一窝蜂似的搞硬科幻创作,难免造成作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脱节”
我们的科技水平、科普程度不够高,我们的读者没有阅读硬科幻的习惯,没有接近硬科幻的欲望,而我们的作者想的不是如何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硬科幻创作中,不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而是以“读者的需要”为理由,心安理得的固守软科幻甚至伪科幻的阵地。
创作受大多数读者欢迎的小说难道不好么?当然不能说不好。但是作者就必得以读者的意志为自己创作的方向指导么?我认为具有自己的创作意志,并努力去影响、改变读者的作者,其作品才能够为读者揭示他们本来认识不到的某种“特征”,才会有足够的分量与价值,才能够避免平庸和媚俗的尴尬,才能够同时提升作品的和读者的水准。
而既然已经认识到“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科技水平、科普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却自愿地放弃回避创作他们更需要的硬科幻作品,这样的作家不能不说实在让人失望。
另外,把根本称不上有多硬的“科幻”作品看作是硬科幻,倒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了。现在不是硬科幻太多,而是太少,不是需要读者自愿接纳艰深晦涩的作品,而是我们创作不出能够吸引读者的高水准硬科幻作品,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创作水平问题。而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许多科幻作者心里想的却是,那就再“软”一点吧,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科学水准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