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求是

宣传无法解决信任问题

#宣传 , #信任 , #道德 , #欺骗 , #集体 , #合作 , #信用 , #贝叶斯定理

相信宣传的威力无穷,可以包打天下的人,是不是无法理解,别人不相信你不是因为你的宣传能力不行,而是你伤害过别人,已经失掉了信用。
只知道埋怨别人不相信自己,反思的唯一结果就是我没别人宣传做得好。

宣传总有弥补不了信任的时候,这不难理解,理解不了的人夸大了宣传的威力,将一部分成功的例子当作普遍规律。

确实也有许多受害者反倒信任施害者的例子,可能是斯德哥尔摩症、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天生的天真愚蠢等等。
即使表现得如此,怀疑的种子也可能深深埋藏于心底,直到信任的额度最终消耗殆尽,忽然态度大变。
迷信宣传的人却不知道为何屡试不爽的手段这次就失灵了,甚至连说真话对方也不相信了。

将道德看作某种长期博弈下形成的规则共识的话,信任度就是对对方遵循这种共识的预期和认可程度。
Axelrod 的博弈程序比赛也好,群体选择等理论也好,都能从中立的立场解释信任与合作中道德的价值和来源。

名言“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看作是在说,只要时间足够长,宣传总有掩盖扭曲不了现实感知的时候。

另外,人类群体不是具有长期一致感知和记忆的共同体实体,而是靠民族、国家、党派等集体主义宣传塑造的概念。
若是看作一个整体,它可能是分裂、中断、记忆混乱和前后矛盾的,而且新兴的集体概念出现也不过数百年。
是否正因为如此,人类群体还没有条件形成稳定长期的规则共识呢?
如果稳定的时间够长,信奉集体层面丛林状态是永恒真理的人会不会少一些呢?

3月18日更新:

说到为过去付出代价,我想到改邪归正的人总是很委屈的说,我已经改了,为何还不相信我?
须知要挽回对信用的破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改邪归正,重建信任,就要做好仍被误解一段时间的心理准备,不可半途而废。

将是否相信某人看作贝叶斯定理的应用,就更能理解为什么有过历史污点的人需要重建信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