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遗群聊内因为 Yule 谈到“移动化”的话题,引出以下想法:

都在说移动化,可是什么才算是移动化?
把所有的应用服务迁移到手机和平板上就是移动化吗?

为什么不拥有更大的野心呢?
移动化换个角度看,就像白色家电从划时代的发明变成每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必备品一样,什么时候接入网络进行交互就像眨眼一样自然而然,也就真的移动化了。
没到这个程度,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和互联网始终是违反人类感官和交互模式的自然天性的东西。

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捧着平板,利用碎片时间上网用你的服务,算不算移动化?
为什么要占用一只手来拿手机呢?
为什么要占用不止一只手来操作平板呢?
为什么只能是利用碎片时间呢?

未来的“手机”就是网络中的一个通讯节点,对全时在线的人类来说,像线粒体一样不可或缺,像眼球一样不易觉察其存在,像大脑中的意识一样不需要有形体,以上都不是重点——君不见
Google Glass 的尝试?就通讯终端设备而言,这一天恐怕不会来得太晚。

那重点是什么?

一、Google Glass
这类设备仍然没有逃出移动通信终端基本矛盾中的高性能、多功能与随身电源的矛盾。

高性能电池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仍然是备受期待的技术难点(据说国内在电池技术上已经有重大突破,但不知何时可以推出成熟的工业方案和产品)。

二、人机界面和人工智能在期待革命。

前一阵子我还在 twitter
上提到,科幻作品中作为背景出现的计算机,通常设定为能够准确理解人类的意图,毫无障碍地与人类交流沟通,可是,这样高超的人机交互能力,以及可以准确分析、理解和预测人类意图的人工智能,其实现难度不下于时空穿越、永生不死、心灵感应。
不过是在理论上确有可能,因此在虚构作品中也就轻而易举地做到了。但在现实世界中,何其难哉!
让信息自由、流畅而有序流动的 IT 才是好
IT
,可是现在在人与机器之间,仍然还有巨大的鸿沟需要我们去填平。

哪怕是在最基本的操作方面,比如,我在电脑上看到的一段视频,想要手一拨就送到屏幕旁的手机中带出去看,而不是两个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手工连接上,打开相应的程序同步,还要等很久才能传完完整的视频,搞不好还要担心没电或者没空间等等……

又比如说,所有帐号、号码、编码等等能否都不需要用户记忆、保存、检索?
电话号码也好,邮箱地址也好,二维码什么的也好,能不能消失或者换个不需要被人注意的形式出现?
不要说做不到,至少从理论上来说,部分解决方法已经被想到了。

又比如说,移动客户端输入密码等验证身份的安全手段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
虹膜、指纹等密码系统可用性的上限有多高?
为什么当面给朋友5元钱轻而易举,而用手机转5元钱给他是如此麻烦?

又比如说,各种所谓大数据的分析、预测、推荐,真的能让人满意?

三、也许是最容易实现的一点,但也是在运营商看来最痛苦的变革,就是大幅降低任意地点接入、全时在线的成本,提升体验,让用户真正能够移动起来。

电信基础运营商正在痛苦地转变角色,也在痛苦中转变思维,它们必然要在高速增长的带宽、流量和逐步下降的流量收入之间寻找生存下去的商业模式。
那些彻底免费的高带宽接入服务的幻想当然不可能——成本如果高过收入,长期下来谁都不会愿意做基础网络服务。
消费者必然要为得到的服务提供相应的付出。关键是,消费者的每一笔付费是否都物有所值。

首先,上网的成本必然会逐步降低(不考虑用行政命令强行控制市场价格的计划经济模式),运营商因为竞争而减少向移动用户直接收取的费用外,可能会向互联网服务商收取补偿费用——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微信收费是很差劲的策略(虽然即使运营商向腾讯要钱,腾讯也必然不会向用户收费,唯有微信公众平台成熟了才可能开启付费),将使用其他移动应用或网络的费用降下来,而保持特定

应用对应的流量资费不变才更加合理;另外,在更精确地掌握流量内容信息后,基于内容而不是单纯流量的资费总体上应该会更加便宜;

其次,网络通道优化可以和内容、用户信息相结合,给高价值用户优先创造更流畅的上网体验,或者充分利用网络闲时服务错峰上网的用户,在投入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提供最优的网络质量;

最后,运营商重视流量不等于一切围绕流量转,流量相关的指标只是手段。

比如前几天和爱纱讨论上网卡等电信服务使用体验时,她的回答印证了我的想法(虽然样本量太小):中高端流量用户对计费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能够随时随地、稳定地上网很重要,不出现明显的错误导致停机就可以接受。而且随着套餐流量越来越高,在做好及时通知和预警的前提下,用户对计费准确性的敏感度只会不断降低。

流量仅仅是用户上网体验的第一个初级阶段,流量是否足够只关系到连通互联网的基本能力,在此之外,用户逐步关心更高级别的体验,比如带宽和

等等,但归根到底,用户最关心的还是他“上网要完成的事情是不是顺利完成了”,比如阅读新闻、发送邮件和消息、看完一部电视剧等等。
用户只要在成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顺利地达到了这些目的就行,而为了实现这个业务目的要具备或优化的种种软硬件和网络条件,特别是一系列配套服务,从受理、提醒、支付、关怀和投诉处理到导航、导购、社交,是运营商要一边做好一边不让用户操心甚至担心的事情。
虽然现在我的想法还比较模糊,但只要意识到这方面的现状还有巨大的改进余地,就未来必然有可以作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