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在出版物上发表文章和新闻,作者和出版方都是靠读者来信与读者交流。
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的内容,都得在收到信件、写好回复后再下一期出版时刊出来。
想要了解读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可能得等上数十天。

后来有了电话,读者来信的效率稍微提高了一些。

再后来互联网出现了,新闻和文章可以在网上发布,但读者只能发电子邮件来沟通。

然后出现了留言板、评论区,读者的回复可以立即出现在网站上。

但评论的操作成本相对较高,于是 like、赞之类的一键反馈出现了。
从统计反馈信息的角度来看,程序无法准确理解语义,更加擅长处理含义简单的后者。
在双方共同的选择下,一键反馈大为流行。

接着,光是点赞一种反馈满足不了服务方的分析要求,读者也期望更多样而不增加过多成本的操作,于是
Facebook 又引领了丰富表情图标类型的潮流。

另外,有的网站和移动应用也通过监控、统计用户阅读的时间等信息来尝试猜测读者的偏好。

从这种信息发布和阅读者交互手段的发展过程来看,提升读者反馈的及时性、沟通结果的准确性并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是大趋势——最终目的都是更有效地了解用户需求,然后引导、转化为更精准的后续内容、广告或其他盈利方式。

而如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带有身体监测功能的便携智能设备是行业热点,搞不好哪天也被用在这个方面。
比如不妨设想一下,心率、呼吸、肌肉活动和其他身体指标,加上带眼动追踪功能的
VR
设备等手段,就差翻开读者大脑看到底在想些什么了,读者甚至都不需要主动发起什么反馈,网络的另一头就能够掌握详尽数据并分析出读者的情绪如何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更喜欢电子邮件(点对点或者讨论组)这样的非即时反馈交流,毕竟咱的理解沟通能力还是秒杀人工智能啊。